“西双版纳”,傣语意为“十二个区块”。公元前109年以前,今西双版纳为古代傣族联盟国家“勐达光”(汉译“哀牢国”)属地。十二个版纳,就是十二片雨林大地。这里聚居着傣族、哈尼族、拉枯族、布朗族、基若族等13个少数民族。每个民族,都有自己的语言和生活方式,缔造了西双版纳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。西双版纳是一个南传佛教文化非常浓郁的城市。这里有佛寺500多座,形成“村村有佛寺,寺寺有佛塔”的佛教圣地景观。在山水之间,在佛塔之间,有一种信仰,守护着西双版纳,守护着西双版纳的雨林大地……美丽的西双版纳,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片绿洲,被喻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。在西双版纳雨林大地上,五千多种热带动植物云集,演绎了“地球之肺”的自然传奇。在这里,“独木成林”、“花中之王”、“空中花园”、雄奇的大象
与西双版纳的自然气息不同,城市儿童普遍存在“自然缺失症”——自闭、社交障碍、依赖网络、沉迷游戏,与自然割裂愈来愈深。“自然缺失症”是美国作家理查德·洛夫在他的著作《林间的孩子》中提出的一种现象。他提出,正是由于在成长期缺乏与自然接触,造成了现在儿童的一系列问题:肥胖率增加、注意力不集中和抑郁。儿童如果没有与自然的接触,没有在自然中学习、探索、体验的经历,孩子的感觉和知觉都会受到影响,容易变得孤独、焦躁、易怒,在道德、审美、情感、智力成长中有所缺失。自然教育同样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严重缺失。我们的孩子在课本中无法真实感受到自然的美丽,四季的变化,动植物的生活习性,自然万物与当地文化的互通互融关系等等。
独家研学营地:避开人员嘈杂的传统旅游景区,开展“营地+教育”的新型研学模式,在独立的空间里开展学习。
多元民俗文化:走进雨林傣乡村寨,观察当地民居特色,学习少数民族非遗文化。探秘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—基诺族,爱心联谊,结识新伙伴,了解他们的生活。
雨林自然游戏:观雨林大世界,学自然大智慧,户外捕鱼,制作石斧、捕鱼工具,钻木取火,搭建临时庇护所,学做“野生厨房”大餐,做一回真正的雨林小卫士。
探动植物王国:西双版纳中科院植物园学习植物百科全书,寻找有趣的“跳舞草”。探访大象家园做爱心益工帮大象清理象舍,洗澡澡….分享保护大象计划。雨林夜游,寻找夜幕下活动的小精灵,享受童年未曾有过的乐趣。
培养多种能力:在课程活动中分配研学任务书,做到有记录、沟通、分享和团队协助完成,培养孩子独立思考,观察力,探索力,想象力,逻辑思维能力,个人行为习惯养成,文化素养提升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。
美食住宿享受:除了良好的研学环境,在课程活动中将享受傣族、基诺族风味美食,大象餐,风情夜市品尝琳琅满目的热带水果。同时将提供多种住宿体验,自然基地星空露营,傣家民居体验,无时无刻体验着雨林自然文化。
探访大象家园:我们走进野象谷,了解亚洲象生存状况及发展繁衍历史,听闻人象冲突故事,大象公益活动体验,野象寻踪,象道探险,观看大象保护视频,制定大象保护计划.......通过与大象接触,了解到自身的责任,制定大象保护计划。共同呼吁及倡导:“没有买卖,就没有杀害”。通过这一次人象接触,更增添了我们的探索力,动手能力,思考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。
植物园植物科普,自然教育,记录自然笔记。以自然环境为背景,以人类为媒介,巧用科学有效的方法,使儿童融入大自然,通过环境教育课堂,让孩子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、整理、编织,形成社会生活有效逻辑思维的教育过程。遵循“融入、系统、平衡”三大法则,尊重儿童天性,诱导培养孩子爱护环境,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自然。
雨林自然游戏:雨林穿越;野生厨房。雨林徒步除了对身体体能的考验之外,还能学习在雨林中的行走技巧、户外生存技能,了解热带雨林各种奇特的植物现象。夜晚,我们还会带领大家走进千奇百怪的动植物世界,近距离观察昆虫私生活。探索和学习热带雨林昆虫和植物的独特生存技能。野生厨房体验,在天然的自然营地里进行捕鱼趣味活动,寻觅童年乐趣。快乐体验着当家人每天操劳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艰辛与不易。享受着一起劳动之后的美味佳肴,感悟当地老百姓平凡简单知足的生活态度。
课程任务
走进基诺山,游览基诺山美景,亲自制作一饼属于自己的普洱茶饼茶山寻宝,寻找你认为最美的一片儿茶叶。前往基诺族村寨和当地小朋友爱心联谊,将准备好的小礼品互赠给对方,结识新朋友,参观基诺族生活的家园。
课程亮点
自然文化世界:游览曼掌生态文化村;参加篝火晚会,个人才艺展示表演,与当地老乡一起载歌载舞。屋檐下的石斛,路边的鸡冠花,村里的菩提树,圈舍里骄傲的斗鸡,穿梭于寨子里的傣家姑娘......坐客傣乡,去发现我们从未了解的傣族人民的真实生活,跟随非遗老师学习并体验傣家传统手工艺项目,学跳一支傣族舞蹈,村寨定向寻宝,篝火晚会狂欢,感受不一样的傣家风情。
【全天】西双版纳集合;迎接晚宴
【上午】植物园;开营仪式
【下午】热带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馆
【晚上】分享交流,完成自然笔记
【上午】榕树与榕小蜂
【下午】闻香之旅;寻找树叶
【晚上】夜游植物园
【上午】体验傣族饮食文化
【下午】傣家做客;非遗文化体验
【晚上】篝火晚会
【上午】寻找雨林奇观
【下午】雨林攀树;雨林徒步
【晚上】帐篷露营
【上午】与大象相处
【下午】为小象洗澡
【晚上】制定大象保护计划
【上午】分享雨林感受
【下午】结营返程
费用包括:1.营期内的食宿,交通和门票 2. 领队和导师费用 3. 保险费 4. 陪护费 5. 行前包(T恤,简易抽绳包,魔术头巾,行李牌,遮阳帽)6. 目的地接送机;
服务标准
住宿:3晚市区酒店,1晚傣家民居,1晚营地露营。
餐食:9正5早,含一个雨林大餐,一餐孔雀宴。
交通:正规大巴车,后勤保障车。
门票:中科院植物园景区,野象谷景区,热带雨林维护费,曼掌村卫生费。
项目体验:植物园自然教育,大象公益活动,热带雨林自然教育,捕鱼体验,搭建临时庇护所,钻木取火,野生厨房,夜游活动,学习傣家舞蹈,非遗活动项目体验,村寨寻宝,篝火晚会体验,基诺村寨联谊活动,采茶制茶体验。
综合服务费:研学导师服务费,户外领队服务费,当地老乡服务费,踩线策划费。
医护:领队老师随身携带医药急救包,时刻关注营员身体情况,确保营员得到及时护理。
师资配备:专业研学导师、营地指导员、户外领队组成管理团队,师生配比约为1:10。
注意事项
走进热带雨林,不穿鲜艳的衣服,请戴好帽子,雨林中很多植物有刺、有毒,不要用手随意去摘碰植物,不要随意去闻野花、品尝野果,以免被刮伤或中毒。
在森林里注意防火,烟头、塑料制品、玻璃制品、金属制品等垃圾不要乱丢,统一带回作处理;不能随意破坏植物或伤害野生动物。
森林中有些路段路况不是很好,徒步时请放慢速度,不要蹦蹦跳跳的,以免扭伤脚;前后不能脱离队伍,以免发生意外,没法照应。
西双版纳的傣族、哈尼族和其他的少数民族,忌讳较多,要懂得入乡随俗,如:住房的神柱不能靠、小和尚的头不能摸、火塘不能跨过等等;尊重地方少数民族习俗,人物摄影最好要经本人同意,进入村寨后不要乱走乱串,小心有狗。
温馨提示
西双版纳冬季森林里白天温度20°-30°左右,夜晚也有可能下降到18°-22°,要准备外衣;
个人常用物品和药品请个人自带;手机信号一般都会有,在森林中穿越时有可能没有信号,请把相关事宜提前联系安排好;
西双版纳周边热带雨林生态环境极其脆弱,需加倍保护,在活动中产生的垃圾需随身带走或掩埋;
强调团队精神,遵守互帮互助、助人为乐、女士优先原则,倡导在野外就地解决问题、克服困难;
因热带雨林、路况和线路难以确认,如发生迷路等意外情况,请大家谅解,请和领队协力解决。成员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与领队沟通,方便领队做好安排。
入营物品准备
换洗衣物:2-3套当季换洗衣物;备足换洗内衣裤、袜子;1套长袖睡衣、1件长袖衣服,2双徒步鞋,1件防晒服。
个人洗漱用品:牙刷、牙膏、毛巾、小瓶洗发水、沐浴露、便于携带的水杯,女孩子带梳子。
其他物品:拖鞋1双(可以是室内拖鞋或洞洞鞋)、运动鞋穿1双备1双、雨伞、笔记本、便于携带的纸巾,可携带防晒用品和太阳镜、手表等。
孩子的常用药品:必备中暑、感冒、腹泻、外伤等药品,如正气水、夏桑菊/板兰根/玉叶解毒冲剂、晕海宁、思密达冲剂、保济丸、清凉油、创可帖、胃肠不适之药等。(如家长要求孩子携带常用药,需在《营员健康承诺书》里详细填写药品信息和注意事项)
娱乐物品: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准备扑克、军棋、象棋、围棋、笑话、故事、谜语、歌曲等;可携带展示孩子特长的相关道具,日常活动中及闭营仪式为孩子提供展示机会。
不允许携带:剪刀、匕首、弹簧刀、弹弓、打火机等危险物品及大额现金、手提电脑、相机、IPAD、游戏机等贵重物品。
费用不含:1. 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机票 2. 个人花费 3. 价格包含之外的其他费
保险:组合险+意外险。